中国日报线上论坛探讨疫情下媒体的发展前景
中国日报香港12月24日电中国日报23日携手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及亚洲新闻联盟在线合办主题为“探讨疫情对传媒业的影响”的媒体研修班专题研讨会。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周树春致欢迎辞,亚洲新闻联盟秘书长帕纳简沃热(Pana Janviroj)和《中国日报》亚太视频总监大卫克拉克(David James Clark)主持本次研讨会。
周树春在致辞中说,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是一场重大考验。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而在此过程中媒体肩负着促进信息交流和社会发展的使命。他指出,《中国日报》在这场抗疫战中克服困难,付出了许多努力,并加强了与亚洲新闻联盟成员媒体的合作。《中国日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举办了四期主题为抗击疫情的“新时代大讲堂”,推出了“抗击新冠病毒的中国方案”专题网站,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
帕纳简沃热认为许多亚洲媒体似乎比预期更好地度过了疫情“风暴”。但更重要的是,尽管资源减少,广告收入锐减,新闻工作者们仍上下一心,完成工作的决心没有动摇。媒体向读者提供准确的报道,让大家知道事情的进展。记者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决心,正是因为读者和公众对其工作的肯定。可以说,新冠疫情时代带来了公众对主流国家媒体和新闻的认同和感激。
研讨会邀请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教授龚炯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相德宝,担任演讲嘉宾并发表见解。
龚炯教授说,如今短视频越来越受到欢迎,但对于受众来说,会更难获取客观、基于事实的信息。传统媒体需要勒紧“安全带”,不忘初心。如果为了流量而牺牲新闻标准,是非常可悲的。
相德宝教授认为,疫情对传媒业的影响有好有坏,新冠疫情下平均媒体预算均有减少。同时,受众对新闻工作者更加信任了,这对新闻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迹象。
研讨会还邀请了《中国日报》国际部副主任陈智明、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副总编辑朱运健、马来西亚《星报》新闻主编菲利普戈林盖、亚洲新闻联盟编务协调人尼蒂什·卡普尔(Nitish Kapoor)、孟加拉《每日星报》新闻主编齐奥·霍克(Ziaul Hoque)、缅甸十一媒体集团执行总监敏道图(Min Thaw Htut)、菲律宾《每日询问者报》副社长朱丽叶拉博格贾维尔拉娜(Juliet Labog Javellana)、柬埔寨《金边邮报》行政总裁吕泰生,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邮报》记者萧子瑜,共同探讨疫情对传媒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各国媒体人表示,尽管传媒业在疫情初期的营收不断下降,但疫情加速了传媒业的数字转型,为行业创新提供了动力。今年在疫情背景下,媒体肩负的责任更加重要,必须谨慎报道,为受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嘉宾们还针对疫情期间一线记者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和社交平台所发挥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