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媒体“混合失信”冲击波

发布者:中国国际舆情网发布时间:2021-05-18浏览次数:358

来源:《环球》杂志                            

4月2日,一名戴口罩的行人走过印度新德里街头的壁画


    政府和媒体的“混合失信”,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社会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吴瑛


    政府公信力下降、新闻媒体失信或近乎失信……这样的景象并非危言耸听,根据美国盖洛普信任度调查和爱德曼信任度调查的结论,美国公众对重要的建制性主体产生信任危机,其中权力机构(如政府、国会)和新闻媒体的受信任度下跌最严重。


    在新媒体时代,社会风险传播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负面社会情绪蔓延扩散,政府公信力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同时,世界各国主流媒体都面临着资本和技术的两面夹击,在与流量的竞争中寻找谋生之道,个体则开始寻求新媒体赋权……

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怎么办?


西方国家社会治理一大难题


    政府和媒体的“混合失信”,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社会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西方公众对重要的建制性主体存在信任危机,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进行的多国调查印证了这一趋势。

调查显示,法国和美国约2/3的民众、英国近半数的民众认为,他们的政治体系需要重大变革或彻底改革。德国则有四成民众支持这一观点。

    单就美国而言,皮尤研究中心调查了从1958~2020年的60余年间,美国民众对联邦政府信任度的变化趋势,发现近年来民众的信任度徘徊于历史低点,有79%的民众表示了消极态度,其中65%的民众“几乎不相信”政府在做正确的事,甚至“从不相信”(14%)。

    针对新闻媒体信任度的调查也显示了类似趋势。

    美国人对新闻媒体所持的负面看法多于正面。只有6%的人对媒体“非常信任”,43%的民众对新闻媒体“信心不高”,其中11%表示“根本没有信心”。在美、英、法、德等国,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


“信疫”流行的困境


    在恐怖主义、全球性传染病、重大突发事件等发生时,信疫(信息疫情,infodemic)也会随之流行。假新闻和不实数据蔓延,网络谣言泛滥,侵犯隐私和话语暴力现象频发,由政府和传统媒体引领的主流话语却在被消解,形成“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困境。

    新媒体时代,“以事实驱动的传播”还在向“以情绪驱动的传播”转变。在互联网空间,负面社会情绪一经触动就会发酵和扩散,舆论极化现象凸显。部分用户求助于互联网模因(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通过图片、视频、表情包等多模态话语对信息再创作,在戏谑、隐喻、象征中渲泄情绪,实现抗争,使得舆论生态更加复杂多元。

    在互联网空间,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以及不同阶层的声音呈分化态势,圈层之间相互隔绝,“回音室效应”和“信息茧房”积累发酵,即使是奉所谓“意见的自由市场”为圭臬的美国,面对汹涌而来的假新闻和不断凸显的制度性危机,政府同样束手无策。

    信疫本身也可被视作一种元风险,有其自身生发、传播的逻辑,其影响甚至超过了公众对原初风险的感知。再加上跨国语境中的排外、仇外信息,信疫的流行,不仅产生一国国内的舆论内卷,还会激化民族国家间的对立。例如,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以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东方主义”“新殖民主义”等话语妖魔化中国,伴随中美经贸摩擦、南海争端、新冠肺炎疫情等的发生,又出现“战狼外交”“疫苗外交”“中国援助谋利论”等污名化表达。这些话语在国际国内舆论的相互转化中,对中国政府公信力构成一定挑战,并对民族凝聚力、国家政治认同等产生影响。


创新理念和科学方法


    前车覆,后车戒。当前,中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应在创新理念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在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时提升政府公信力。

    一方面,加强多元主体对话,营造多元、开放、共享的对话空间,促进知识共享,推动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应加快结构化转型,在增强公信力的基础上提升舆论引导力。在坚持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激浊扬清、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构建健康稳定的舆论生态。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主流媒体应及时、主动发声引导舆论走向,平衡事实引导与情绪引导,让“真相”跑赢“谣言”。

    在当前环境下,尤需注意的一点是,在重视事实引导基础上,加强情绪干预和引导,在不满、不信任、焦虑、惊恐、怨恨、愤怒等情绪产生的不同阶段,更加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减少负面社会情绪的影响。

    此外,利用5G、区块链等技术,以开放、整合、协同的方式开展舆论治理。例如,未来可利用区块链的可追溯性、数据真实与节点验证特点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等,提高政府回应社会关切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来源:2021年5月19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