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特约评论员郭可
来源:澎湃新闻
5月3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会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同时对如何破解国际舆论场的困境也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2020年疫情暴发后,中国取得了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国内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超预期。但中国在国际舆论格局中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西方国家在疫情问题上抹黑中国、甩锅中国,借疫情搞污名化和政治操弄;一些西方政客就香港、新疆等中国内部事务及南海问题说三道四,对中方无端指责,试图形成围堵中国、污名化中国的国际舆情态势。
面对这样的国际舆论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在讲话中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他还指出,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
当今世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在各个研究领域仍然领先,尤其人文社科研究方面可以说是占据着很大优势,享有较大的国际话语权,包括学术话语权。在国际传播和国际舆论领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术界研究成果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他们提出的理论概念和体系尽管出现了问题,但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这应该是我国国际传播面临困境的一个外部原因。所以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要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非常及时和有针对性,我国必须要建立一个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框架,才能应对好目前对中国不太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强调,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这一重要论断,是以中华民族完成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背景的——这样波澜壮阔的社会发展场景,为我们学术界提出创新理论、话语概念和学理体系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和实践力量。
不过,应该承认,由于我国历史的复杂性和西方强势的客观性,我国学术界还会受到西方学术界的影响,有时影响还很大,以致于目前学术研究有不少还在阐述西方理论框架,没有结合中国场景模式提出真正意义的中国理论和学理概念,使得基于中国场景的知识生产和学术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这些领域的中国理论,对中国现实和国际传播中面临困境和挑战的解释力相对较弱。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仅有利于提升国际传播领域中国理论的解释力,还将推动中国理论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实践力。
首先,中国理论建设伴随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必定会融合中华文明智慧力量和近代国际社会的先进文化精髓,因此中国理论必定会在中国与世界互动和开放的过程中来实现,会来自基于中国的国际传播场景,但同时又能融通中外的新概念。这一趋势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变得越来越明显,如“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这样的中国理论不仅会关注本国利益,也兼顾他国合理关切(非对抗性),寻求本国发展过程中促进全球各国共同发展(和平发展)。
这些新概念和新表述,在宏观层面已经较好地解释了我国国际传播的总体目标和理论逻辑关系。相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必定会鼓励学术界提出更多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也能更好地解释好中国国际传播格局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此外,在有效解释好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中国理论还需要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也能得到不断完善和升华,即还要增强中国理论在国际传播中的实践力。目前我国国际传播格局面临百年未遇之变局,中国理论在应用到多变国际传播实践中还会面临更多现实挑战,因此需要不断去挖掘这些挑战背后的学术逻辑和发展规律。中国理论的国际传播实践力,不仅是中国理论本身的完善过程,也是我国国际传播理论本土化创新的过程,充分展示出中国的理论自信。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