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学刊成功举办第一期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上海论坛小型闭门会议

发布者:中国国际舆情网发布时间:2021-10-02浏览次数:1355

9月25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德古意特出版社联合推出的《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Online Media and Global Communication)英文学刊首次在虹口校区举办了“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上海论坛第一期小型闭门会议”。此次闭门会议聚焦“短视频全球传播的比较研究”,来自国内外从事网络媒体和短视频研究的30多位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讨了短视频APP平台的特征、受众、传播方式以及对全球传播产生的影响。《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学术期刊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上海市重点培育智库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联合创办,此次会议旨在为该学刊征集国内外优秀稿件,打造短视频全球传播的学术共同体。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任郭可教授首先致开幕词,对参加会议的所有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此次闭门会议的特点是“小而精”:人数虽少,但聚集了在国内外发表过短视频学术论文的精英学者。会议的目的是对短视频全球传播的比较研究进行更加深入讨论,是一个重要的开始。他同时指出学刊将持续关注短视频这一风靡全球的新媒体平台的相关研究。


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卓越研究教授哈筱盈介绍了《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的情况。她指出,国际传播和网络媒体研究在当今世界非常重要,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化,政治上的机遇和理论上的突破都有很大的缺口,因此,她希望利用上外丰富的资源,抓住这个契机,创办一个驻扎在中国、真正面向世界的英文刊物。她鼓励世界各地的华人做好牵头者,着重培养华人新一代学者,并且将其他国家的学者带动起来。


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冯应谦以抖音为例,分享了做短视频研究的三个新的方向:第一,将视角放在观众的美学和价值观角度;第二,主播、网红等共生的网络社区是一种主流;第三,用批判的角度进行平台研究。他还分析了抖音上的主播如何通过这种新的生产方法来满足自己的渴望(desire)。在抖音里,大部分创意工作者在平台内的收入不高,并不能作为自己的正职收入,能够留下来是因为他们可以在这里短时间内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有些主播甚至能够改变一些社会的主流价值。最后,冯应谦总结说,短视频作为一个创意空间,非常满足新一代的理想工作环境,所以研究抖音的模式可能是对一种全球性的、新一代的文化和理想工作环境的研究。


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陆志聪分享了其对短视频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的研究。他从直播行业的兴起谈起,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与直播和短视频结合,进行更有效的传播。通过对相关短视频的爬虫数据收集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播的采访,该研究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直播互动现象和作品变现模式。陆志聪总结道,短视频、直播和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共同构成了目前的非物质遗产传播的生态环境,它们之间无法分割。


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博士候选人杨洋对抖音主播所代言的产品中性别的一致性做了深入研究调查。从性别一致性、文化维度、个人价值观维度三个理论出发,探究“网红”和其代言或推广的产品的性别一致性对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以及购买意向的影响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亭亭副教授和羊宇婷同学对快手APP上的“土味视频”进行了声音文化分析。她们以音乐社会学的视角,从风格和歌词两个方面将所谓的“土味视频”大体分成了四类:自我激励、男性群体认同、乡村爱情故事、城乡区域观照。此外,她们还向与会者展示了快手APP如何能在十几秒的时间内制作“土味视频”,充分证实了短视频软件的大众性和传播性,并指出很多歌曲已经从短视频平台外溢到其他平台,进入了被主流认可的渠道。


香港中文大学张竟祎和曲佳钰同学共同用英文发表了题为“Transcultural Corporate Strategies and Hybridization of Youth Participatory Culture on Social Short Video Platforms: Comparing TikTok in Indonesia and Kuai in Brazil”的演讲。通过对抖音英文版TikTok在印度尼西亚的流行和快手APP在巴西的传播,向与会者展示了由中国“出海”的短视频软件如何在其他“全球南方国家“进行本土化的适应和传播。


上午的议程由短视频国际化传播研究员许云泽从业界角度的分享来结束。许云泽介绍了短视频平台在全球语境中的数据安全和舆论安全问题,以及作为国际化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能性。她提到短视频有着比较复杂的属性,它是一个内容生态的平台、一个娱乐的产品和信息的广场、一个新的流媒体,在某种程度上也兼具了社交属性甚至是新闻平台的属性。当前TikTok上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绝大部分是正面和中性的,尤其是一些中国当代的成就,例如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中国航天等内容,都在海外受到外国网友的好奇和追捧。最后许云泽指出,TikTok是一个归属于不同的地区和国别,但同时又能够获得世界范围内共鸣的一个平台,给如何做好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下午的议程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沛芹教授以《以音乐为媒:TikTok风靡全球如何成为可能?》开启。陈沛芹回顾了抖音的发展历程,并将其与今日头条APP对比,阐述了抖音巨大的商业成功,解释了以音乐为媒到以快乐为媒的具体表现。此外,她还邀请与会嘉宾共同探讨TikTok在海外的成功能否说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为下午的圆桌讨论奠定了基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潘霁分享了抖音是如何将乡村文化和乡村因素建立到城市居民中的。他提出抖音不光是一个形象建构的平台,更是一个实践集束,连接了线上和线下社会领域之间的串联,让个人与城市公共空间发生个体的关系,包含数字化的地方制造、高度个人化的内容、简短抓人的叙述等等。潘霁提醒道,在讲到抖音中城市和农村的问题时,一定要将其放在具体的空间和时间维度当中,因为所有通过技术平台建构的实存的集体记忆都是当下的。他总结道,中国的城市一开始就带有两面性,城市形象当中围绕着“农村”的记忆大多是城市居住体验所激发和刺激出来的产物。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陈强以新冠疫情为背景,通过一项基于25个省级卫健委官方抖音号的实证研究,探索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出现时政务新媒体帐号的传播效果。该研究表明,在新冠期间,政务抖音号已经成为公共危机中权威信息发布的窗口,为公共服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抗疫宣传与动员类的政务短视频传播效果最好,以治疗与预防知识为主题的视频整体传播效果、传播认同度和传播深度情况较差,但传播广度很高。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副研究员苗伟山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抖音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挑战和问题。他从中国互联网的国际化角度切入,认为TikTok是一个很特殊的成功案例。它不靠政府力量涉外,而是靠自己的娱乐性和生活化打入美国市场。市场策略上,TikTok把整个世界进行了分隔,尽管和抖音界面和功能相同,但事实上是两个品牌。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媒介与新闻系助理教授林健从中国网红与短视频文化、TikTok与平台出海、TikTok的平台逻辑与文化特性三个角度探讨了“TikTok平台化”这一概念。他提出,中国的短视频平台有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强调利用各种各样的功能和特征去激发用户的互动和参与,而这种特征也被转接到了TikTok上,形成一种社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林健还总结了TikTok全球化策略的四个重要研究方向:本土化运营、发展中市场、创作者激励、和“去中国化”现象,并认为低成本创意生产的特点、TikTok的中国性、短视频产业如何重塑平台经济、社交媒介与流行文化等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博士生黄桔琳受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张志安教授的委托,分享了他们对2020年中国媒体抖音发展生态做的一份报告。报告表明国内媒体机构入驻抖音不仅为中央政府媒体、也为地方性新闻媒体展开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可能性。报告还对十万条媒体抖音号里播放量高的短视频标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央与地方的抖音号呈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如叙事策略方面,中央媒体使用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地方性媒体更倾向于采用一些平民化的趋势,聚焦疫情期间普通公众的生活,反映基层抗疫的情形。最后报告提出抖音发展的建议:机构媒体需要关注内容,垂直深耕,协同精准化传播,增强真正有价值的影响力;媒体MCN需要避免过度娱乐,加大垂直化、社群化投入;媒体人则需要找准个人定位,保持自身专业性和打造个人IP。


中国传媒大学陈晨同学发表了题为“The Geopolitics Game: A Comparatively Frame Analysis between the US and Chinese Coverage of “The TikTok Divestiture Event” in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Diplomacy”的演讲,研究比较了地缘政治博弈下中美对“TikTok剥离事件”的报道框架。通过对两个国家新闻报道的多层分析,揭示了两国媒体和外交政策是如何在去年美大选期间构建针对TikTok的争端。通过对相关新闻报道的宏观和微观的分析,陈晨总结出了基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责任归属的高、中、低的框架结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徐颖春发表了有关政务短视频的传播力与特征研究的演讲,梳理了基于政府视角、公众视角、平台视角,以及国际视角的四个视角的新媒体研究。她结合混合情感传播理论,认为政务短视频是中国媒体在新闻传播上的一个新尝试。

 

  


个人演讲结束后,讨论环节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严怡宁教授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潘霁教授主持。线上线下的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对国家形象短视频化以及全球文化的平台重构实践与方法这两个大议题进行讨论。严怡宁教授首先提出了短视频研究中对于“草根”与“精英”的界定,提醒大家关注两者在国际传播和国家关系领域的受众区别及不同传播效果。陈沛芹教授重新审视了抖音平台上的媒体影响力,建议大家在看到成果喜人的报告和数据的同时,不要忘记思考抖音作为一种吸引草根、流行文化参与者的媒介是否具有代表中国主流思想和文化的能力。

此外,专家们多次强调“抖音”和“TikTok”的本质区别。二者虽然都是字节跳动下的产品,但并不是“同一个东西”。业界专家许云泽指出,虽然TikTok在海外获得巨大成功,但不可否认的是TikTok已在海外本土化,其内容和中国的关系微乎其微。比如“美国TikTok上的内容都是美国人自己的吃喝玩乐,以色列的TikTok可能有政府军和宗教之间的竞争,巴基斯坦可能有清规戒律,都是非常本土化的内容。因此,许云泽认为TikTok的海外成功暂时不能与中国软实力的增强挂钩。但她也指出TikTok上不乏有华人发起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例如粽子、汉服等等。这些亚文化的元素和标签,使得中国很多文化和历史达到了一个潜移默化的向外浸润的效果。

郭可教授认为,无论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效果如何,对中国文化输出的意义都是非常大的。目前,可能从理论和学术层面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它最后的价值会体现在哪里,但已经有模糊的框架。他还指出,价值的体现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短期内短视频的国际传播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的关系还较为模糊,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它是从纯商业、技术算法、商业文明逻辑开始推动的一种国际传播内容的拓展。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有一些自发的、外溢的中华文明相关的信息得到传播,而中国的软实力建设恰恰可以在这个路径当中完成。

香港城市大学陆志聪也在线上发表了意见,他认为如果是研究国际的、双向的传播,除了抖音和TikTok之外,还应该关注YouTube等视频网站上的中国文化以及外国用户的评论和反馈。站在计算机专业的立场,陆志聪认为一些APP平台管理方式和评论抓取也都非常有研究的意义,并认为跨学科合作很有必要。

潘霁教授在“浸润”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认为短视频国际传播不仅是浸润,还是一种“颠倒”。如果只是“输出”,就是在以“我”为中心的站位向消费者进行传播,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的短视频平台是在通过一个基础设施的建构,使得广大的大众自愿地生成更多的内容,这个内容未必是软实力的输出,但它最后形成了文化吸引力,就会转化成一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结构化的位置。另外,潘霁还认为,人们很容易觉得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叫“中国文化”,比如京剧、书法、粽子就是中国文化。但实际上, “中国文化”是动态的,是围绕着集体知识、通过集体过程中的每个个体表现出来的。因此,很难说一个小镇青年在自己的集体里是处在“边缘”的,因为他通过发布短视频,可以取得“中心”的位置。

最后,陈沛芹教授致闭幕词,除了总结会议,还再度介绍了《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学刊,并表示了对投稿内容的期待。她相信,“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将这本学刊变成世界一流期刊。”

文:武凡杰

摄影:郭佳敏

指导老师:李晓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