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季刊》2022年第1期内容速览
《舆论季刊》(Public Opinion Quarterly)创刊于1973年,是哈佛大学美国公共舆论研究学会创办的学术刊物。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舆论学和政治科学。《舆论季刊》一直是领先的跨学科期刊,帮助从业者和学者审视传播研究的发展和角色、当前的舆论以及舆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舆论季刊》最新一期为2022年春季号第1期,共收录5篇论文,4篇研究报告,2篇书评以及1篇民调分析文章。
目录/contents
How Teaching in Underserved Schools
Affects Beliefs about Education Inequality
and Reform: Evidence from Teach For
America
支教对教育不公与教育改革观念的影响:
基于“为美国而教”的案例
Katharine M Conn, Virginia S Lovison,
Cecilia Hyunjung Mo
https://doi.org/10.1093/poq/nfab072
教师是教育系统的基层行政人员。任教经历对个人在教育政策方面的看法和观念有何影响?本文以著名替补教师储备机构“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TFA)为案例进行研究,该机构的录取机制会导致申请人的执教概率产生准随机变化。基于该变化,研究运用了断点回归(RD)设计,并就教育不公和教育改革观念对TFA申请人进行了调查与数据收集。研究发现,在教育水平不足的学校,支教会导致个人更倾向于将学生成绩不佳归因于结构性因素,而非个人因素。在对解决教育不公现象的教育改革政策进行评估时,这类教师更倾向于支持既能提高学生成绩,又能改善教师工作条件的改革政策,即扩大面向贫困学生的校园服务(如膳食、辅导员)的投资。此外,支教经历不会对是否支持学校市场化改革等无法明确提高学生成绩或改善教师工作条件的政策造成影响。不仅如此,支教经历还会培养教师对教育工作者以及学校潜力更加乐观的态度。
Crime and Presidential Accountability:
A Case of Racially Conditioned Issue
Ownership
犯罪与总统问责制:
一个受种族制约的问题所有权案例
Katharine M Conn, Virginia S Lovison,
Cecilia Hyunjung Mo
https://doi.org/10.1093/poq/nfab072
美国人总是对犯罪问题感到焦虑,不管实际上的风险有多大。鉴于这一普遍担忧,美国总统会经常谈论犯罪,采取行动解决犯罪问题,并将其所做的预防犯罪工作作为一项头号政绩。本文试图论证美国总统之所以这样做的部分原因在于民众对犯罪的恐惧会导致总统支持率的降低。然而,这一惩罚定律对不同人种和不同党派来说有所不同。鉴于各党派在犯罪和刑事司法系统问题上的立场,在对犯罪感到焦虑时,美国白人对民主党总统(即克林顿和奥巴马)的惩罚更为严厉,而美国黑人则对共和党总统(即布什和特朗普)的惩罚更为严厉。本文对二十年来的调查数据进行了研究,结论与本文理论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民众对犯罪的恐惧和总统问责制之间的关系受制于个人种族和总统所属政党。
How to Catch a Falsifier: Comparison of
Statistical Detection Methods for
Interviewer Falsification
如何发现造假者:
针对采访者造假的统计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Silvia Schwanhäuser, Joseph W Sakshaug,
Yuliya Kosyakova
https://doi.org/10.1093/poq/nfab066
访者“越轨”行为是采访者主导型调查的一种潜在风险,其中,采访者编造整个采访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形式。目前已有多种统计方法(如聚类分析)可用于造假者的检测。这些方法通常为依靠造假指标来衡量真实数据和造假数据之间的差异。然而,由于缺乏真实世界的数据,针对不同统计方法和造假指标进行的的实证评估和比较研究非常少。本研究基于德国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规模难民调查,对识别伪造数据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测试、评估和比较。研究测试了新提出的造假指标,既有的造假指标以及融合多种指标的多变量检测方法。此外,研究还介绍了一种易于使用的多元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以往方法的实际局限性。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造假指标都能够成功衡量造假者和非造假者之间的差异,新提出的造假指标表现优于一些现有指标。此外,不同的多元检测方法在检测造假者方面也有着类似的表现。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Internal and
Foreign Migr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
公众对国内和国外移民的态度:以中国为例
David A Singer, Kai Quek
https://doi.org/10.1093/poq/nfab065
研究通过原始调查实验探讨了中国人对国内和国外移民的态度。如果公众态度受到了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影响,居民会反感具有高技能水平的移民,无论移民来自国内还是国外。如果居民担心民族身份被淡化,则会更反感外来移民而非国内移民。研究人员在中国大陆进行了一次全国性调查,随机分配受访者回答与来自外国或中国其他省份具有不同技能水平的移民相关的问题。研究发现,人们对技能水平的态度存在分歧,但在国内-国外这一维度上并不具备明显的偏向分歧。然而,在涉及高技术移民时,受访者更支持国外移民而非国内移民;涉及到低技术移民时,受访者更反对国外移民而非国内移民。研究结果对移民态度相关的物质解释提出质疑,研究建议重新对强调国家边界的文化威胁论进行评估。
Challenging the Gender Gap in Political Interest:
A By-Product of Survey Specification Error
挑战政治兴趣中的性别差距:
调查中设定误差的副产品
Raül Tormos, Tània Verge
https://doi.org/10.1093/poq/nfab070
本文在对加泰罗尼亚人口进行的代表性调查中嵌入随机实验,文章表明,通常用来衡量公民政治兴趣的调查工具远未做到性别中立。通过隐晦地将政治与男性向问题、男性行动者及男性主导领域挂钩,调查工具会减少女性受访者对政治的兴趣,从而人为地扩大性别差距。第一个实验采用与一般政治兴趣相关的标准问题和一系列具体的政治问题来捕捉受访者的兴趣,问题顺序随机。第二个实验采用了额外文本重新制定标准问题,促使受访者从更广泛的角度思考政治问题,并随机呈现男性向和女性向政治问题,以测试认知可及性和新近性的影响。通过政治概念的扩大化,本实验应用的铺垫机制完全消除了性别差距,同时对传统调查工具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Ascendant Public Opinion: The Rising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Americans’
Attitudes about the Environment
日益显著的公众舆论:
气候变化对美国人环境态度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Patrick J Egan, David M Konisky,
Megan Mullin
https://doi.org/10.1093/poq/nfab071
本文记录了一个有待研究但非常重要的现象,文中称之为日益显著的公众舆论,即在一个宏观议题的框架下聚焦一个新问题,新问题会比原议题更加受到公众关注的现象。本文注意到过去三十年间,气候变化在塑造美国人对更广泛环境问题的看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相关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气候变化上,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因其与民意调查中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相关联而主导所有其他环境问题。小组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对环境的态度之间表现出日益增长的相关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上述变化会产生影响:研究认为,在气候变化占据环境议程主导地位之后,美国人对环境的关注度提高,且党派意见分化加剧。气候变化或许可以证明公众舆论的日益显著会对政治和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Macropartisanship with Independents
宏观党派斗争与独立人士
Spencer Goidel, Paul M Kellstedt,
Matthew J Lebo
https://doi.org/10.1093/poq/nfab073
MacKuen、Erikson和Stimson的经典文章《宏观党派斗争》(Macropartisanship)将政治行为研究从对美国选举的静态分析拓展到了对多次选举之间党派斗争的动态分析。由此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如研究总统支持率和经济指数对总体政党认同的影响。然而,宏观党性的研究文献存在一个重大疏忽:两次选举之间的党派斗争变化通常是从一个党派团体转向独立身份,或相反。像最初的“宏观党派斗争”衡量标准一样,单一的综合党派斗争衡量标准完全忽略了独立人士。在一个党派斗争越来越强的时代,这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经验后果。研究将宏观党派斗争看作合成变量,并研究其构成要素如何受到经济情况和总统支持率变化的影响。
The COVID-19 Infodemic and the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s Intended to Reduce
Misinformation
新冠信息疫情与减少错误信息的干预措施效力
Sarah E Kreps, Douglas L Kriner
https://doi.org/10.1093/poq/nfab075
新冠疫情促使社交媒体平台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如虚假标签和新闻事实核查,以阻止可能对健康构成威胁的错误信息的流动。然而,鲜有证据证明在新冠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这些措施的相对效力。通过两组调查实验,本文研究了虚假标签与新闻事实核查是否能减少可能导致虚假信息传播的准确性误解及社交媒体分享倾向。虚假标签对被试者的准确性评估和社交媒体分享没有影响。提供准确信息以对抗错误信息的新闻事实核查在减少误解和社交媒体分享方面更为有效。此外,研究并未发现党派“逆火效应”存在的证据,即使是在针对合理党派性主张采取的干预措施当中。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美国大流行病应对措施日益政治化与两极分化的背景下,新闻事实核查也能够有效反击新冠疫情错误信息。
Think of the Children? The Effect of
Children onSupport for Welfare
为儿童着想?儿童受益者对福利政策支持度的影响
Saied Toossi
https://doi.org/10.1093/poq/nfac002
当政府福利项目的目标受众为正当受益群体时,获得支持的可能性更大。儿童往往被看作这类群体,但理论上儿童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并不明确,也很少有研究调查强调政府项目受益者的儿童身份是否会改变公众对项目的态度。此外,种族与所属人群的不同如何决定儿童受益正当性的定义也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一项全国性的调查实验,测试了儿童对公众在福利问题上的态度有何影响,福利是一个高度政治化和种族化的政策领域,通常与受益不正当相关。具体来说,本研究测试了对营养补充援助计划(SNAP)受益者的儿童身份加以强调是否会改变公众对该计划的态度,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会由于儿童种族特征与所属人群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研究发现,这种做法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政治影响力较大的选区对SNAP的支持度,但当受益儿童为黑人时,效果通常不如白人或多人种儿童明显。上述发现增进了对公众福利态度的理解,并丰富了受益正当性的相关文献。